欢迎访问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官方网站!
放疗后是不是越补越好?揭开肿瘤放疗营养误区的真相
“放疗后吃点大补的补一补”“听说喝人参汤能提高免疫力”……在肿瘤治疗过程中,营养问题往往成为患者和家属最焦虑、也最容易走入误区的领域。特别是在放疗之后,身体经历能量消耗和免疫波动,正确的营养补充至关重要。
但你真的了解放疗后的营养需求吗?下面,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的几个“补营养”误区,以及肿瘤放疗后更科学的饮食建议。
场景1:越贵越补?人参、鹿茸统统上桌
不少家属认为放疗后体虚,应该吃贵的、补的,比如人参、鹿茸、鲍鱼、海参等。但事实上,对于很多接受放疗的患者来说,这类“热性补品”可能并不适合。
湖湘中医肿瘤医院临床经验指出,部分患者在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损伤、胃肠功能紊乱,如果摄入过于“滋腻”的食物,不仅无法吸收,还可能加重肠胃负担。于福壮主任也表示:肿瘤治疗期间的营养干预,讲求‘顺势而为’,而不是‘盲目堆栈’。
场景2:高热量高蛋白=好营养?
另一个常见误区是“补蛋白”,很多患者开始大量喝牛奶、吃鸡蛋、甚至购买蛋白粉。但要注意,蛋白质摄入确实重要,但不等于越多越好。
长时间高蛋白饮食可能引发肝肾代谢负担,对于合并肾功能问题的患者反而有风险。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放疗后体重、肌肉量、摄入情况等因素,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。
场景3:放疗期间就要“清淡到极致”?
放疗期间很多人以为要吃“最清淡”的饮食,只喝稀饭、吃白面馒头、不沾油星。但实际上,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,进一步影响免疫力恢复和组织修复。
关键是做到“适度清淡、注重均衡”。比如可以采用蒸、煮、炖等方式处理瘦肉、鱼类、豆制品,搭配蔬菜、水果,保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。
那么,肿瘤放疗后到底该怎么吃?
湖湘中医肿瘤医院整理了以下几个实用建议:
少量多餐:放疗期间及后期恢复,消化功能尚不稳定,一天可分5-6餐;
易消化为主:如煮烂的粥、软面、蒸鸡蛋、炖瘦肉等;
适当补铁补锌:有助于细胞修复,可选择瘦红肉、深绿色蔬菜;
注意口腔护理:防止口腔溃疡影响进食;
必要时配合营养师:如出现体重下降、贫血、营养不良,建议专业干预。
综上所述:营养不只是吃得好,更是“吃得对”
放疗后患者的营养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既要避免“补过头”的误区,也不能掉进“过度清淡”的陷阱。每一位患者的身体状态不同,饮食也需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