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官方网站!
身上痒痒,谁都经历过。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皮肤过敏、干燥或者湿疹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有时候,身体的“内在”问题,也会通过皮肤发出信号。其中,持续、顽固的瘙痒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,因为它可能与某些系统性健康问题,甚至是一些严重的疾病存在关联。
一、瘙痒不简单,可能与内在健康有关
导致皮肤痒的原因五花八门,最常见的有:
1、皮肤自身问题: 干燥缺水(最常见)、湿疹、荨麻疹、银屑病、各类皮炎(如神经性、脂溢性)、皮肌炎、红斑狼疮等。这类情况通常伴有明显的皮疹或皮肤外观的改变。
2、需要留意的“内在”因素: 一些与皮肤无关的身体内部状况也可能引发瘙痒。这包括肝胆问题(如胆汁排泄不畅)、肾脏问题、甲状腺功能异常、血糖代谢异常、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等。这类瘙痒往往是全身性的,并且可能没有明显的皮肤疹子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有医学观察发现,部分持续、难以解释的全身性瘙痒,可能与某些内脏健康状态的变化有关。 一些研究文献提示,在因全身瘙痒就诊的人群中,有少数最终被发现有内在的健康挑战。这其中的关联机制可能包括:某些健康变化本身会影响皮肤;或者体内产生的特定物质,刺激了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,从而引发痒感。
例如,一些涉及淋巴系统或消化道的健康问题,有时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。但由于这些问题的典型表现往往不是瘙痒为主,所以这个信号容易被忽略。
二、关注肝脏健康,皮肤可能是“晴雨表”
肝脏本身代偿能力很强,早期变化可能不易察觉。当肝脏功能受到一定影响,或者胆汁排泄通路受阻时,皮肤有时会出现一些值得留意的迹象:
1、持续且剧烈的皮肤瘙痒:
这可能是肝脏功能受损或胆道通路不畅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。当胆汁的正常流动受阻,其中的成分(如胆汁酸)可能反流入血,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皮肤。这些物质沉积在皮肤下,会持续刺激神经末梢,导致剧烈且常规止痒方法效果不佳的瘙痒。
特点: 常常没有明显皮疹;普通外用止痒药膏难以缓解;可以是全身性的,尤其在手掌、脚底和背部感觉明显;夜间可能加重,影响休息。
2、皮肤或眼白发黄(黄疸):
如果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,可能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,使皮肤和眼白部分呈现黄色。
3、蜘蛛痣:
这更常见于肝脏功能基础不稳的人群(这类人群需要更关注肝脏健康)。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中心红点、周围辐射状小血管的痣,按压中心点时血管网可暂时消失,松手后复现。其形成可能与体内激素代谢变化有关。
4、异常的出血倾向:
肝脏参与制造多种凝血因子。如果其功能明显受损,身体的凝血能力可能下降,表现为容易牙龈出血、皮肤出现不明瘀点或瘀斑,甚至消化道出血等。
三、生活中这几样行为很伤肝!
维护肝脏健康,需要尽量避免以下可能增加其负担的行为:
1、过量饮酒:
摄入体内的酒精绝大部分需经肝脏代谢。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肝细胞产生直接影响,不利于肝脏长期健康。控制饮酒量或戒酒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方式。
2、长期作息紊乱:
长期熬夜、睡眠不足可能影响肝脏的血流供应和自身修复过程。
3、频繁接触化学制剂(如染发):
有观点认为,频繁使用染发剂等化学产品,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成分需要肝脏代谢分解,长期或过量接触可能增加肝脏负担。
4、长期处于负面情绪:
长期、过度的负面情绪(如易怒、抑郁)被认为可能影响身体整体状态,包括肝脏功能。保持平和、乐观的心态对整体健康有益。
5、忽视肝脏健康基础:
某些病毒性感染(如乙型、丙型病毒性肝炎)是影响肝脏健康的明确风险因素。了解自身状况、采取科学预防措施和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非常重要。
科学关注肝脏健康:
对于存在特定肝脏健康基础风险的人群(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者、有明确肝脏功能受损史者、有相关家族史者、长期大量饮酒者、存在严重脂肪肝问题者等),建议根据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建议,定期进行相关的健康监测(如肝脏超声检查、血清学指标检测等)。
总结:普通人群也应重视定期健康体检,通过基础检查项目了解肝脏功能指标,做到心中有数。出现异常症状,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,切勿自行判断或延误。定期体检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