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官方网站!
一、警惕!长期“趁热吃”恐成食管癌帮凶
1、长期食用过烫食物确实会显著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!虽然烫食本身并非直接致癌元凶,但它对食道黏膜的持续物理损伤却埋下了隐患。高温食物(尤其是超过65℃)会灼伤娇嫩的食道内壁。这种损伤初期可能微不足道,但经年累月的反复损伤反复修复,会诱发异常修复癌变和食道黏膜的慢性炎症,大大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。
2、特别是当食物温度超过65℃时,长期摄入过烫食物还可能催化食道内产生大量活性氮,与其他物质结合后生成亚硝胺(含代表食物:腌菜、霉变食物、罐装食物、加工肉类等等)等强致癌物,进一步推高食管癌的患病几率。
3、正因如此,“食用过烫食物”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列为食管癌的病因之一。早在2016年,超过65℃以上的热饮归入“2A类致癌物。研究还发现,即使低至54℃(低于许多人的日常进食温度)的热食,也能激活与癌症相关的细胞通路,这再次警示我们:长期“烫食”习惯,致癌风险不容忽视。为健康建议将食物温度降至65℃以下再入口。
二、食管烫伤的症状有哪些?
轻度食管烫伤可能症状轻微甚至无感,但随着损伤加重,以下信号会逐渐显现:
1、灼痛或刺痛: 食道表皮组织受损的直接反应,进食时尤为明显。
2、异物感: 黏膜损伤引发水肿充血,感觉食道内有异物堵塞。
3、吞咽困难: 软组织受损导致吞咽不适,可能伴随恶心、呕吐,呕吐物中偶见血丝。
4、声音嘶哑: 烫伤波及咽喉黏膜引起水肿,影响声带振动。
5、呕血或咯血: 严重烫伤可能导致食道破溃或血管破裂出血。
6、黑便: 食道出血下行,血液经肠道消化氧化后使粪便变黑。
三、食道被烫伤后紧急处理:这些事千万别做!
一旦误食滚烫食物感觉不适或出现上述症状:
1、立即停食: 保护受损黏膜是首要任务。绝对避免继续摄入过烫、辛辣、粗糙(如坚果、饼干)或刺激性食物(如洋葱、芥末)。早期应选择温凉流质饮食,减少对食道的二次伤害,促进愈合。
2、切勿自行用药: 绝对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! 若出现胸骨后剧痛、吞咽困难或呕血,必须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。切勿误判为普通胃食管反流而延误治疗。
适度缓解: 可小口饮用凉开水(避免冰水或冰块,过冷同样刺激伤口)。在医生指导下,可考虑使用抗炎药或抗酸剂减轻炎症和疼痛,加速黏膜修复。
3、日常护“管”指南
耐心降温: 养成习惯,等待食物饮品(特别是火锅、热汤)降至安全温度(<65℃)再享用。
专注进食: 避免边工作或看电视时匆忙用餐。专心吃饭不仅能感知温度,防止烫伤,更有助于消化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