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官方网站!
贪图一口"鲜",可能付出健康代价!2025年5月5日,一位55岁的男士因持续腹痛、发热和浓茶色尿液被紧急送医。检查结果令人震惊:他的胆管内竟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子!这些可怕的寄生虫是怎么进入人体的?答案可能就藏在许多人都爱的美食中。
一、肝吸虫:藏在生鱼片里的健康杀手
1、这位患者感染的是一种叫做"肝吸虫"(学名:华支睾吸虫)的寄生虫。它们主要寄生在人类的肝胆管内,通过食用未煮熟的、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进入人体。
2、肝吸虫病在我国分布广泛,广东、广西、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份是高风险地区。这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阶段:虫卵通过感染者粪便进入水体,被淡水螺类吞食;在螺体内发育后侵入淡水鱼虾肌肉;人类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。
3、肝吸虫成虫可在人体肝胆管内存活20-30年,在这期间持续对健康造成危害。
二、感染后的健康危害不容小觑
肝吸虫感染的危害是渐进性的:
1、早期症状:发热、上腹隐痛、腹泻、乏力,很容易被误诊为普通胃肠炎
2、长期危害:虫体阻塞胆管可能引发胆汁淤积、胆结石,反复炎症刺激可导致胆管纤维化、肝硬化
3、最严重后果: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物,可能诱发胆管癌
感染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等到出现持续腹痛、黄疸等明显不适时,病情通常已经相当严重。
三、这些误区很危险
很多人认为食用生鱼片时蘸醋、芥末或白酒就能杀死寄生虫,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。这些调味品虽然能提升口感,但根本无法有效杀灭肝吸虫。
更危险的是,有些人会在食用生鱼片后自行服用驱虫药"预防"。医生特别提醒:切勿自行服用药物"杀虫"!盲目服用驱虫药不仅无法精准杀虫,还可能引发肝损伤或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。
四、科学预防是关键
要预防肝吸虫病,最关键的是把住"病从口入"这一关:
1、彻底煮熟食物
所有食物都应该煮熟煮透后再食用,特别是淡水鱼虾。不要为了贪图一口"鲜"而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。
2、严格生熟分开
处理食材时,切生、熟食品的刀和砧板要分开使用,不可混用。盛放过生鱼的各种用具要彻底洗刷干净。
3、定期检查
经常食用生鱼片的人,即使没有症状,也应定期进行寄生虫感染筛查。
4、及早就医
如果食用生鱼片后出现腹痛、腹泻或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,而不是自行用药处理。
特别提醒
强调:"肝吸虫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食源性疾病。改变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的不良饮食习惯,是保护自己免受感染最有效的方法。"
记住,健康饮食不仅要追求美味,更要注重安全。为了您的健康,请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,让肝吸虫病"无从下口"。